正真视光学院 正真视光学院

临沂眼镜技术培训的老师分享聚散力的概念及测试原理

2025-01-23 14:02:27 | 阅读量 772

聚散力的概念、测试原理、测试程序及测试值记录方法由临沂眼镜技术培训的老师分享如下:

1)聚散力的概念。

双眼注视一定距离的目标,采用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测试双眼最大的散开能力,称为负向聚散力,又称外展储备;采用基底向外的三棱镜测试双眼最大的集合能力,称为正向聚散力,又称内收储备。正负聚散力的合量为聚散力,又称聚散储备。

2)测试原理

①负向聚散力测试原理

a.聚散力的代偿反应。

双眼前放置底向内的三棱镜,目标光线的焦点自双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分别同步向鼻侧视网膜非对应区移位,诱发双眼复视,为了避免复视,双眼位必须适量外展,抵抗检测棱镜的折射。同样,双眼前放置底向外的三棱镜,目标光线的焦点自双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分别同步向颞侧视网膜非对应区移位,诱发双眼复视,为了避免复视,双眼位必须适量内收,抵抗检测棱镜的折射。使目标光线的焦点不脱离双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所作出的聚散反应称为聚散力的代偿反应。

b.模糊点。

在双眼散开的过程中,由于聚散与调节的联动,同时发生负向调节,直至出现目标清晰度下降,称为模糊点(blur point)。模糊点的出现提示伴随双眼散开所产生的负向调节反应已经突破景深的代偿,目标光线的影像焦点转移到视网膜后方。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测试正视眼和配戴远用矫正眼镜眼的远距离负向聚散力时,因不存在负向调节,故没有模糊点出现,直接出现破裂点。


c.破裂点。

在模糊点出现以后,继续在双眼前放置底向内的三棱镜,直至耗尽全部负向聚散储备,出现不能克服的双眼复视,称为破裂点(break point)。破裂点的出现提示双眼付出全部外展储备仍然不能代偿测试棱镜诱发的视网膜异常对应。

d.恢复点。

在双眼已经复视的情况下,减少双眼前的底向内的三棱镜,处于复视状态的影像并不能立即恢复融像,必须减少足够量值的底向内的三棱镜才能恢复双眼融像,称为恢复点(recovery point)。恢复点的出现提示必须减少一定量的测试棱镜,才能达到双眼融像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融像启动量。

应特别注意的是:恢复点是定量在融像恢复时双侧旋转棱镜所剩余的棱镜量值,而不是在融像恢复时所减少的棱镜值。

② 正向聚散力测试原理。

与负向聚散力的测试原理相同,改为双眼前放置底向外的三棱镜。

3)测试程序

①在配戴远用矫正眼镜试片的状态下进行测试。

②由于正向聚散力的检测可能诱发隐性斜视的零位移向,同时诱发正向调节,是一种刺激性检测手段,故须先检测负向聚散力,后检测正向聚散力。

③先测试6m 远距离的负向聚散力(BI),继而测试40cm近距离的负向聚散力(Bl),然后测试6m远距离和40 cm 近距离的正向聚散力(BO)。

④依次测定并记录模糊点、破裂点和恢复点出现时测试三棱镜的临界量值。

4)测试值记录方法。

聚散力测定完成后应分别记录:远距离和近距离、棱镜底向内负向聚散力(BI)和棱镜底向外正向聚散力(BO),以及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的测定值等参数。远距离负向聚散力(BI)的模糊点用x表示,记录方法参考下述 Morgan 测试值,即成人的人群测定中值。

远距离       BI:    X / 7△ ± 3△ / 4 ± 2

                BO:   9△ ± 4 / 19△ ± 8△ / 10△ ± 4

近距离       BI:   13△ ± 4 /21± 4/13△ ± 5

                BO:   17 ±5△  / 21△ ± 6△ /11△ ±7

实习

课程推荐

COURSE RECOMMENDED

400-859-2511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13210017380
13210017380
zhengzhen88
92426095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济宁验光配镜培训学校-视光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